終於寫到五年級作文講義了,人啊,總是需要有點動力才行,
不然拖拖拖,都快暑假了。(現在寫完都暑假過後了……)
作文講義之前,請先看這一篇:作文教學目標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中年級記敘文(人、事、物、景)都教完、書信、心得、便條等,都熟練之後,
接下來,五年級就要進入議論文、童話、童詩囉!
但這時候,老師您手上的孩子有兩種,一種是之前的記敘文能力還不夠,
連基本的文章架構,好好地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能力都還沒有。
那麼(應該佔多數),沒關係,我們好好把手上孩子帶好就好,
只要我們持續增強他們的寫作動機,
保護寫作興趣,
那麼,總有一天,會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一種是已經有足夠能力可以接續不同文體,
像是論說文,那麼恭喜你。
因為編講義的時候,怡辰擔任的是作文科任教師,
因此,並沒有配合課文進行寫議論文教學。
現在看來,如果可以搭配課文,可以節省時間。
但課文裡的議論文,並非簡單典型,
老師要適當選擇引導。
有好有壞。
十、談辯論(康軒課本中辯論的文章,但這篇應是說明文)
人們因為思考的方式與角度不同,生活中常常會對同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雙方的意見僵持不下時,「辯論」不失為一個尋求公斷的好方法。在辯論過程中,說話者會經過思考而有條理的陳述論點,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以「善辯」著稱的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他擅長用比喻、問答的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推理,一步一步引導對方深入思考,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他曾經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解開梁惠王心中的疑慮,這種「引而不發」的說話技巧,讓對方頓悟自省,比直接闡述主張,更能達到效果。
西方有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擅長用問答的方式探討真理。他總是先接受對方的說法,然後找出其中的疑點與矛盾,再層層反問,一一釐清。他曾說:「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他發展出這種「用問題來回答問題」的辯證方法,幫助許多人發現事情的是非對錯。
有人以為辯論是一種脣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對話方式,甚至認為辯論是逞一時口舌之快的伎倆。其實,「辯論」是一種幫助我們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是達成某種共識的溝通方式。想要在辯論活動中釐清彼此的想法,事先必須蒐集齊全的資料,適時提出「事證」和「數據」作為佐證。
在辯論當下,頭腦要清晰,推理要合邏輯,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要有機伶敏銳的立即反應,找出對方的謬誤。此外,態度應保持溫和冷靜,陳述時委婉而堅定,避免摻入激烈的情緒。
辯論激發思考,思考讓人進步。面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如果透過理性的辯論,不但能在異中求同,取得共識,也能坦然接納不同的想法,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