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我家就是國際學校>
這本應該是親子雜誌後面書單裡面撈到的,深深覺得書名很不好。雖然書名是說國際學校,但其實大篇幅是說明怎麼帶領兩個孩子自學的過程。
在學校的我閱讀,常常比較和學校的學程。我覺得並沒有哪一教育是絕對的好或壞,端看孩子需要和適合。但每天大班級裡的我,也常常會覺得沒有針對各個孩子進行個別化教學的遺憾和壓力。尤其在觀看這本書籍,兩位家長針對兩個截然不同孩子所做的調整和準備,難怪孩子可以找到自在悠遊的天空,活出自己的人生。
光從專題報告來說,一個歷經長時間做一份報告,另一個卻沒有耐心這樣做,需要搭配調整。但在大班級裡,彈性卻無法這樣。
又,專對於學習語言,就可以跳過注音符號,用香港系統的大量識字(這裡我想用來教班上的特教孩子),然後一次學習英語、中文和波蘭三種語言的表示方式。不僅可以更快速,也可以統整、來回穿梭不同文化之間。
這本書從幼稚園生活講起,從語言(中文、波蘭、英文、台語)、主題報告、旅行中學習、網路到興趣等等。
有些部分因為橫跨太長時間,所以紀錄的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想見自學對於家長來說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工作。家長要做的準備和設計,龐雜的工作量和細緻調整,包括孩子去共學團體等等,並非每個家庭都可以承擔。
書中提出台灣教育的幾個缺失和優點,我都深表贊同。包括台灣的教科書不適合自學,學科知識切科得太細,為了一節一節的時間準備,卻比較沒有統整性和大單元主題探索的機會。優點則是學齡前的教學和才藝班百花爭鳴,適合很多相關興趣的探索和發展(但也是針對有能力的家庭)。
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不禁思考,我的孩子要踏上自學的道路嗎?適合嗎?是很需要系統化衡量的課題啊!
另外,推薦書中羅列的自學資源,也很適合參考使用,不管是否自學。
#2018怡辰閱讀紀錄
#第十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