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經過一個學期之後,社會課本越來越複雜,有更多資訊、圖表,孩子又迷路了。
進行廝殺
全部都動起來了
認真討論及符號
每個人都認真翻課本
都討論完之後,老師先揭示這兩頁的答案:
二、臺灣的現代化
2.清末的建設
沈葆楨的經營
1874年,日本以琉球漁民被原住民殺害為藉口,攻打台灣南部,為牡丹社事件。
因此清廷派沈葆楨來台,增設「恆春縣」、「台北府」、建砲台像是億載金城。
●修築東西道路,八通關古道
●加強原住民族管理
●鼓勵漢人移民來台
從消極→積極
來看看孩子的作品吧:
版面太雜、很多沒有用自己話說,表示理解錯誤。尤其「牡丹社事件」根本理解錯誤,是藉口,但筆記卻寫的像真實一樣。
細節比較少寫到,且有些語句「廢除初以來台限制種種人?」根本不通。
版面清楚可讀,小地方缺失而已,恭喜獲得不用寫社會筆記!
寫來比較沒有版面,看起來比較亂,可惜。
還有一組沒有拍到,不過從這裡可以看見,社會課本的圖文,雖然社會老師已經上課過了,但孩子的理解力、還有對這些比較難的語句理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路遠沒關係,慢慢走,終將會到達。每次練習、修正、對照、思考,慢慢可以抓到重點。
藉由這樣的教學,可以提昇孩子對文章的敏感度、摘要能力。雖然要花很多時間,但如果沒有改善,其他抽象學科根本都沒有辦法學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