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煮什麼」講我的教養觀
今天吃蒜頭雞湯麵,因為我想吃。
你說昨天葡萄樹不是吃過湯麵了嗎?是呀!可是不是我吃。我想吃,而且這對健康好。
這讓我想到,如果以後葡萄們喜歡吃什麼,那我先煮健康的、我喜歡的、之後才煮她們愛吃的。
魚頭的故事告訴我們,母親一輩子搶吃魚頭,孩子以為媽媽喜歡吃魚頭,這個故事裡沒有媽媽的自我。母親過於體貼,讓孩子感受不出來,這個故事的媽媽一直犧牲,愛不平衡,以為犧牲是愛,不,不是。
每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長大之後是獨立個體,要放手讓他為自己負責。爸媽可以體貼犧牲,但你要先想好,你有讓孩子體認到你的犧牲體貼、你的犧牲是不求回報的嗎?孩子真心喜歡你的犧牲體貼嗎?
如果不是,你情緒過不去,自己不開心,總會說「我都為你怎樣怎樣⋯⋯」,如果你是孩子,你根本不要這樣不開心的父母,每天憑白被勒索,好痛苦。
在教學工作上,我一直看到這樣養成的孩子好可憐。不是小霸王被體貼驕縱慣了:「你們都要聽我的!」就是拿食物拿玩具替人做勞役不斷地討好。但每天都不接受,一直被嫌棄。
真的好可憐。TED演講和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人際關係是人類幸福的關鍵,會對健康造成顯著的影響。所以對人類奉獻越多的人越幸福。前提是他的親子、朋友的人際關係都好。
我看著班上的孩子,這兩種都不會和人相處,每天爭吵不斷,好可憐、好痛苦、一點都不幸福!
這些爸媽你知道你自以為的體貼,讓你的孩子在學校自我否定、不知所措、沒有朋友,不是只會競爭,就是怪別人對他不好。而一切,都是你在家裡,什麼都依著他。
你愛他沒錯,但你的愛很狹窄,只愛他現在短暫的滿足和情緒。看不到未來。
天下的道理都直指同一個,越聽越多、越看越多,你發現都只有說一件事。在保有自我和體貼別人間「拿捏」。
拿捏很難,但你找到自我,懂得兩種之間平衡,會活出自我,臨終的時候不後悔你讓自己過得幸福,有被討厭的勇氣,也有很多被你體貼幫助的人為你送別,告訴你:你曾經怎麼影響了我、給我人生的禮物。那就是最棒的人生。
真正的愛,是不求回報、帶來開心溫暖的。愛孩子,愛他的未來,同理他的現在。
所以,我煮健康、我愛吃的,其他孩子愛吃的,偶爾做,孩子要感恩。
(扯好遠,其實就是我想吃蒜頭雞湯麵而已,哈哈哈)
從「煮什麼」講我的教養觀 第二集
我連吃個麵都可以廢話那麼多,我寫煮甚麼看教育、楊恩慈校長寫看連續劇看教育,不是無聊,而是教育就是希望孩子過幸福人生,所以人生中處處中可見教育。吃甚麼是家庭教育,你吃甚麼、閱讀甚麼、看甚麼電視節目,就讓你成為那樣的人。恩慈校長寫連續劇,會看戲的人,戲如人生,當然知道笑看人生,放下然後灑脫。
閱讀,豈止在書中。
回歸正題,我開始在想為什麼有些家長看不見未來。有很多典型,有些是這些家長的親子關係也試過及不及,他以為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延伸,而不是把它當成獨立的個體。他對未來的害怕和自我的情緒傷痕,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加諸在孩子身上。他現在想改變,改變不了,所以他想改變孩子的人生,卻沒有想過這樣的邏輯根本行不通。
你這條路不通,卻逼孩子走另外一條路。但另一條路的終點是孩子想走的嗎?會通嗎?即使通、孩子走得開心嗎?
你會說,那麼總比走錯路好。怎麼選擇是大學問,面對未來,沒有人說得準。但,如果有遠見、和孩子溝通後去選擇,即使錯了,也可以接受。更何況,不會有白走的路,洪蘭教授說:時間是真相的女兒。時間拉長了,你的眼界就不一樣了。
而甚麼是遠見?閱讀是遠見,所以小說中從性格就知道結局;以前走過路的人是遠見,多讀人有貴人就有遠見;了解孩子是遠見,人貴自知、至少,世界真理,真理的態度品格,就是遠見。
所以我不喜歡談競爭力,和誰競爭。花自開,蝴蝶就來。比,只是兩面刃。蝸牛角上爭何事?我希望了解自己、欣賞他人,人類不用競爭,做出區隔市場,天賦自由,每個人都發光,某種優秀的有優秀的舞台、每種都平平的也有他的用處,都可以服務別人造成善的循環,然後和環境共好、永續,才有未來。
當遠見多了,每天踏實走在路上,不慌不忙,還可以輕鬆談笑。人生這輛列車,未知有它的魅力,而踏實努力活出每天的顏色,接受生老病死和命運的無常,一切不變在心,就是幸福。
從「煮什麼」講我的教養觀今天吃蒜頭雞湯麵,因為我想吃。你說昨天葡萄樹不是吃過湯麵了嗎?是呀!可是不是我吃。我想吃,而且這對健康好。這讓我想到,如果以後葡萄們喜歡吃什麼,那我先煮健康的、我喜歡的、之後才煮她們愛吃的。魚頭的故事…
由林怡辰貼上了 201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