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很多的概念,都在《被討厭的勇氣》裡說過了,這本是更細緻的內容。
第一章介紹了阿德勒的生平種種。
後面主要就是「勇氣」,每個人都具備有改變生活的勇氣,不是不能改變,而是我們自己決定要不要改變。世界因為我們的定義而有所不同。
對於孩子,不稱讚也不責備、不懲罰。懲罰會讓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當他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就會以報復作為誇耀。也不稱讚,因為稱讚本身就是一種上對下的語言,不稱讚,才不會讓孩子依賴父母的肯定。應該無視問題行為,轉而關注適當的行為。用鼓勵取代稱讚,共享喜悅、表達感謝,肯定孩子的存在就是好的鼓勵,孩子也會因此覺得自己有價值、有能力。
對於個人來說,追求卓越和自卑感都不好,現在當下就很好了,你不需要變得特別,只要接受現在的自己。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而是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從不同角度去發現新的亮點。當我們有勇氣接受自己、面對事實,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創造想要的人生。
面對過去
要斬斷和過去的關係。如果一切都已經被過去(或命運)決定,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只有我們知道人生是自己創造,自己才是人生主角,就必須學習採取行動,讓改變發生。
要斬斷和過去的關係。如果一切都已經被過去(或命運)決定,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只有我們知道人生是自己創造,自己才是人生主角,就必須學習採取行動,讓改變發生。
不需要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而是要為自己主動選擇的人生好好負責。(同樣的,寬容看待差異,他人也不必滿足我的期望,所以不要期待被體諒,而是要用語言直接溝通,所以對話很重要)
當然,說簡單,怎麼做呢?先「課題分離」,尊重各自的選擇和差異,不要互相操控干涉。當我們有勇氣不再勉強自己、要求他人,才能擁有更自在的人際關係、彼此協助與鼓勵。
讓自己幸福的三個條件是:接納自己(改變自己的看法)、信賴他人(這個世界並不危險)、貢獻他人(懂得付出、給予回饋)。最後是為他人著想的共同體意識。
最後,有時是否會悲觀的覺得沒有辦法影響很多人呢?作者舉辛德勒為例,最後電影猶太人來送別的時候,辛德勒傷心的覺得,如果他賣掉豪華轎車,也許還可以多救一二個人而自責。其中一個猶太人送了他假牙做成的金戒指,裡面寫著《塔木德》的一句話:凡救人一命,即救了全世界。
不必去想自己該為全人類做些什麼、要怎麼幫助全人類,只要在此時此刻,努力改變與眼前這個人的關係,就能成為改變全人類的其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