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
好多臉友推薦這本,怎麼能錯過呢?
MIT媒體實驗室教授、Scratch創始發明人的著作。吸引了我一堆行動學習的網友。
他認為,「幼兒園」是最好、最偉大的發明。也就是想像、創造、玩樂、分享、思考、想像……的「創意學習螺旋」歷程。
而創意關鍵重點在於4P:專案、熱情、同儕、玩樂。
也就是說,在每個專案(Project)中,發展促動思考、學習用程式為自己發聲、重述自己的社會腳色。就像寫作一樣,寫程式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成為專業的程式設計師或是資訊科學家,但就像寫作一樣,可以流暢表達(不管用圖像、文字、程式碼),就能發展自己的思維、聲音以及身份。
而熱情(Passion),主要是建立在興趣之上,當孩子沈浸在熱情中,會發展「硬樂趣」,也就是為了有興趣的事物,更深入學習。而加入遊戲化和個人化,更會有熱情。(不過對我來說,這章我比較偏向寫成『學習動機』,也就是自我相關、自我效能和自主性。)
第三個P是同儕(Peer)。以他人作品為基礎,合作、分享、社交互動、教學、回應等等,都能更有創意。
最後一個P是玩樂(play),在玩樂的氛圍之下,好奇、想像和實驗。但要注意,最好是遊樂場型的玩樂,而非遊樂柵欄的。也就是比較開放性的、沒有特定目標需要玩家完成。且需要動手,有多元風格多種途徑,讓玩家一再嘗試,很適合發展不怕犯錯的成長型思維,因為不是一犯錯就結束,而是有機會嘗試不同路徑的解決方法。
最後,孩子們寫下給學習者的十個提示:
1從簡單的開始
2做你喜歡的事
3在不知道什麼之前先隨便亂玩
4別害怕實驗
5找個朋友一起分享點子
6複製並沒有關係
7把想法記載素描簿裡
8建造拆開再重組
9很多事情都會出錯堅持下去就對了
10創造你自己的學習提示
給家長和師長的十個提示:
1想像:提出範例以激發創意
2想像:鼓勵亂玩
3創造:提供各式各樣的材料
4創造:接受所有類型的製造
5玩樂:重點在過程而非作品
6玩樂:延長專案的時間
7分享:扮演媒人的角色
8分享:以和作者身份參與
9思考:問真正的問題
10思考:分享自己的反思
心得:只有接觸一些程式設計的我,對於其中的專案內容不是很清楚。但在4 P和幼兒園的部分,卻讓我省思。我的教學符合4 P嗎?有長時間的專案、符合真實情境的機會?有激發學習動機、燃起學習熱情?有充足和同儕交流?競爭且合作的情境?同儕互相回饋支持?最後,好玩嗎?
當我發現我自己衡量自己的教學中,越多符合以上問題的,我自己的滿意度就比較高、孩子的學習參與度、創意和滿意度幸福感也會提升。雖然在現行制度裡的教學中,我無法做到每個都有符合,也有些限制,但除了有效教學的指標以外,我希望我也可以將這4P納入自己的教學重點中。
不為什麼,只是我也想身處在這麼有趣有意義的教學中。
延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HiXTyPGoE&feature=share
#2018怡辰閱讀
#第22本